网站首页 > 家电科技> 文章内容

中国彩电史上最大的收购案 乐视为何这么疯狂?(全文

※发布时间:2016-8-4 23:06:18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(原标题:中国彩电史上最大的收购案乐视为何这么疯狂?)

  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,号称资本玩得最溜、发布会PPT做的最好的乐视,花了20亿美元买下了一个名为Vizio的美国电视(文章)巨头。乐视这近年来的投资行为总是如此粗犷大气,说说大家都知道的几个,7亿美元控股易到用车、18.75亿人民币入股TCL、21.8亿人民币入股酷派、20亿人民币收购北京国安50%股权,当然还有很多大家不熟知的在影视版权、体育赛事版权上的大量购入。而此次收购Vizio号称是乐视全球化布局的开山之作。

 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,乐视好像并没一个核心的特别赚钱的业务,反而像个不断烧钱去造梦的无底洞,凭什么还能这么有钱?所以关于乐视收购Vizio的始末我们后文再介绍,先来看看乐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。有了这个认识,再去看这起收购案,一切疑问就变得简单了。

  先大胆的抛下一个结论:乐视是一个资本比业务玩得更好的公司。

  乐视与Vizio创始人王蔚

  网上有大量关于乐视的评论,有人说乐视就只会讲故事、老贾就是故事大王;乐视只会开发布会,PPT做的比谁都好,产品做的比谁都烂;还有人直接说乐视就是旁氏骗局2.0。正面的新闻呢除了像公关一类的文章貌似都很少见。且不管评论的出发点是什么,但恰恰证明一点,乐视一直保持着充足的活力站在互联的风口浪尖。但是我们都搞不懂他到底在做什么,网络视频、电视机、手机、音乐、影视、自行车、超级汽车什么都做。然后凭什么就市值千亿美元?而且更神奇的是,他能在全中国各种牛逼的企业挖走各种牛逼的人物,像什么张艺谋、丁磊、梁军、刘建宏等等。是这些人太傻,还是诱惑太大?

  提了这么多现象和问题,下面就开始一一解答。

  培养付费习惯成了乐视赚钱的核心

  乐视成立初期不知道在什么渠道搞到了很多便宜的影视版权,然后开始分销。可是版权累积多了,还不如自己拿来卖,所以干脆搞个乐视网,还搞了个会员收费。不过这可是在那个盗版横行的年代,在那个360带头撑起的互联网免费的时代。会员收费?脑子进水了么?

  早期的乐视网LOGO

  如果关于这个方面还冒出阴谋论的,就完全不应该了,因为当时的人们都把乐视花钱买版权看成是脑子进水了,都顾着搞自己的盗版,谁还有心思管他买什么版权。那时候的影视版权真的不值钱。

  这种付费模式为乐视积累了一批宝贵的“付费”用户,与之相向的就是“屌丝”用户。免费视频网站吸引了大量的“屌丝”用户,虽然没有直接的会员收入,但也可以通过广告、游戏来变现。不过这些用户却没有真正的忠诚度,给点甜头会捧着你,但有一天想要变现想要收费的时候,他们会把你骂成狗。而当时的乐视只要服务好一部分人就行,直到现在中国的版权监管越来越严格,这一部分人付费群体也越来越壮大,乐视2015年光靠会员收入就有37.82亿人民币。

  所以为了让这种版权意识快速的崛起,乐视就把大家都喜爱的快播送进了法庭,然后遭遇一片唏嘘。以快播为首的免费视频倒下了,付费内容站起来了。

  挖人手段一流,因为诱惑太大

  至于乐视这几年都挖走了什么人,大家自行百度。笔者简单讲一下为什么这些人能被乐视挖走。贾跃亭没做过HR,但是对人性的了解十分到位,所以确实很会讲故事,会讲故事与能挖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。不过乐视拿出原始总股本的50%作为股权激励总量,来强化业绩导向刺激员工,那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了。

  乐视怎么“忽悠”他们加入?一个项目里面,乐视拿小头,具体负责这个项目的人拿大头,但经营风险由乐视来承担,包括拿自己的资产进行抵押等等。没有风险,却极有可能有巨额的回报。这大概就是乐视总能频频挖到人才的原因吧。

  乐视“生态”到底是什么鬼?

  乐视每次发布会给大家安利的“生态”概念,其实就像个巨大的虚拟的孵化器。贾跃亭估计是那种以不断创业为乐趣的人,而他也快要成为一个创业导师了。当他看好一个项目的前景时,如果市场上有合适的团队,就直接投资;如果没有团队或投不进,那就自己找人来做;这个项目的人不是自己人而是合伙人,给他们钱,还为他们导入第一批用户,这样更能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和归属感。

  这种模式对于创业团队来时无疑是巨大的吸引,招人和早期用户导入这两个创业团队巨大的心病被搞定了,团队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本省上,大大提高效率。这个项目成熟之后,即使团队独立发展了,也是围绕着乐视的整个业务体系(生态)进行的,肯定会和主体保持联系。也就能把用户、资源导入这个体系供其他项目分享。

  大家想想腾讯的QQ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套路?通过QQ导入用户,像微信、还有那些个腾讯游戏,唯一不同的是腾讯全拿过来自己干了。

  这家伙到底是不是投资界的骗子?

  很多人都说乐视画饼圈钱,报表太好看有问题,我开始也这么认为。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就为了圈钱而存在的么?老干妈都明摆着说了,我不上市,老老实实做生意,不骗人钱,也不偷税漏税。这不就是在说你们这帮上市公司一个个都是圈钱的大骗子么?一家市值上千亿的公司,一年净利润只有六亿左右,这个报表真不好看。

  非法集资与大量融资往往只差个时间成本,做业务的动作慢于融资本的速度,那就可能要被判非法集资;反之亦然。吴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但是贾跃亭是后者,客观上乐视的“生态”是可以涵盖很多行业的,任何行业之间都可以有相关性,如果形成良心循环,那乐视的子生态可以无限多。资本驱动的市场讲的是未来,不看短期盈利,资本退出也很慢,只要乐视新业务不停融资的进度高于旧资本退出的诉求,这个局就能继续存在。

  之前我以为乐视电视(文章)不赚钱,以为投乐视的资本都是傻子,看到这个例子后我才知道乐视赚钱的增量有多大。保守说乐视电视至今为止卖出500万台(15年底乐视电视销量300万台,16年光414就卖掉了54.9万台),会员2000万,会员增量每天20000+。五百万的电视的保有量大概相当于一个省级卫视一年的广告费。看看最厉害的湖南卫视一年广告收入一百亿,16年乐视至少能达到这个水平,加上2000万会员,一人赚300,那就是60亿的利润。这还没说乐视收入更大的IP运营,而IP运营也不过是乐视增值服务中的一个分项罢了。就算是一台电视硬件亏本200块卖出去,或者干脆就用硬件抵消掉所有会员收入,乐视也只会越卖越赚。互联网公司真的很可怕。

  收购Vizio,跨越不连续性

  记得《罗辑思维》有一期节目讲了“跨越不连续性”这个概念。我个人有一个简单的理解:一个公司的命运就如同玩彩虹岛一样,在彩虹最拱的地方再吐出一条彩虹,那游戏的主人公就能越走越高;如果刚刚吐出一条彩虹又紧接着再吐一条,那主人公只会原地不动;如果等吐完第一条彩虹之后快要消失了再吐第二条,那很有可能来不及会掉下去。

  乐视为什么会收购Vizio?应该是乐视已经站到了前一条彩虹最拱的地方了,需要马上再开辟另一条彩虹,慢了就要掉下去。这也是笔者前文分析的乐视不停融资不停开发新业务,才能保持公司的长青。

  Vizio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呢?

  一个在美国颠覆性的电视(文章)品牌,目前仅次于三星的美国第二大电视品牌,15年销售额22亿美元,2016年的出货量预计在800万台,打败索尼赶走夏普。但既没有自己面板,也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,与瑞轩科技和富士康等合作,100%外包。销售渠道就像国内的OPPO、vivo一样,通过线下的山姆会员店到Walmart百货商店,再到百思买这样高端家电专区都有它的存在,而且还有众多的品牌代理,销售网点遍布北美。但是主要定位的市场是高端低价,也就是高性价比。

  但是企业不是做慈善的,虽然现在Vizio销量很大,但利润薄,没有好的盈利模式怎么能长期发展?不忽悠不暴利,但又只是踏踏实实卖硬件的公司能赚到大钱么?Vizio一直在尝试转型,但一直缺少好的变现模式,往后发展被三星压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。但是到目前为止Vizio在全球电视产业供应链中的话语权还是足够充分的。

  收购的局势

  看到这里,有没有发现乐视与Vizio在电视的发展轨迹上都走到了相同的地步?他们都走到了彩虹最拱的地方,迫切的需要开辟另外一条新的彩虹。因为一条道路鼎盛过后就是不可避免的衰退,他们的合作是各取所需也是另辟蹊径。各位常常讨论的日本工业衰落就是这个道理,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,就算巴菲特拿着他工业时代的炒股方法在现在都不一定管用。

  爆料阿里与华人文化也参与竞购

  乐视与Vizio的相知相遇也挺有意思。早前就从硅谷爆出消息,VIZIO或已被谷歌、苹果收购,或者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。后来国内又爆料出乐视、阿里、华人文化在参与竞价,阿里财大气粗出价最高25亿,乐视起报价15亿美元。为何Vizio选择了乐视?翻到第一页看看贾跃亭挖人的手段,就应该可以猜到他是怎么跟王蔚谈的了。

  在收购谈判现场的演讲,老贾就跟底下的各位说了,将来Vizio员工将引入乐视的全员持股计划,这诱惑冲动挡不住。值得注意,此次收购Vizio的主体,不是国内上市主体公司乐视网,也不是乐视控股,是LeEcoGlobal。一家平行于本土乐视的布局海外的公司。

  乐视的“骗局”要带到全球吗?

  乐视布局的海外市场的道路蓄谋已久,入侵美国的大屏生态势如破竹。借着Vizio和TCL这股东风,估计是要吹得春风荡漾。因为屏幕有了、芯片有了、终端有了、产业链有了、渠道有了,内容生态是自己的,这还不高兴的跳起来。

  美漂之路并不简单

  别着急。乐视在国内主打“硬件免费”模式,凭借内容资源赚取服务费,可是到了美国这一招不一定行得通了。第一,国外版权意识更强,对于资源的控制还是比较严格的,要想直接通过购买资源的方式(比如收购Youtube,呵呵)不太现实,贾跃亭自己都表示“美国的内容成本实在太高了”。第二,乐视网主要是负责中国市场的,而且已经是上市公司,直接挪到海外市场也不太灵。所以呢,这一次乐视决定自己干!砸钱,整合中国、印度、韩国可用的内容创造力直接做自己的资源,比如张艺谋中美合拍的电影《长城》。

  乐视将生态模式带到全球市场是必然的结果。贾跃亭想要造的孵化基地可能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要大得多。不过单从电视着一块来说他不可逃避的两个强劲对手三星、LG。特别是三星,一个营销做得非常棒,而且相当有技术实力的公司,年产占了韩国20%的GDP,你说可不可怕。

  既然说到了三星、LG,有件事情说出来估计你们都会觉得震惊。在海外市场几乎是刚刚起步的乐视,从收购Vizio的那一刻起,就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在出货规模上中国最大、世界第三的彩电新巨头。现在乐视要是说超越三星、LG,你们会觉得可笑吗?

  先来看一组数据,三星电视在全球能卖4000-5000万台,LG则是2000-2500万,而乐视加上Vizio双品牌是1400-1500万台。数据上的差距还是挺大的。

  三星已经连续十年称霸全球电视市场。论研发能力、技术实力、品牌影响力,乐视哪一个都比不了。

  不硬拼,慢慢拉帮结派

  可是一想到前文说所了乐视开拓新业务的能力、强大的融资能力、还有生态孵化中大量的资源共享。就可以预料到这样的差距对于势头强劲的乐视来说,并非无法逾越。我不和你对着干,我先找好我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对着你干。

  有了Vizio,乐视就获得了美国一级渠道商的合作关系,加上TCL这边上游技术实力,乐视很快就能打造从品牌到用户的深度垂直整合。乐视也会把自己的“生态”模式在Vizio上升级,LeEcoGlobal为Vizio提供内容、科技、互联网及云服务,甚至还可以为Vizio铺开海外发展的道路。贾跃亭对此的预期是每年超过1000万台的安装基数,三年时间,乐视大屏生态有望跻身全球TOP.3品牌。

  除了对于乐视自身品牌在电视行业地位的提升之外,全球彩电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剧变。乐视与VIZIO合并后,今年中国液晶电视品牌的总出货量将攀升至约7410万台,而韩系品牌的总出货量则是7700万台,两者已经旗鼓相当,更为夸张的是,中国大陆与韩系品牌将囊括全球液晶电视7成的份额。而曾经辉煌的索尼、夏普、松下等日系品牌很可能被进一步边缘化。

  写在最后:笔者是带着非常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乐视的发展,以及这次对Vizio的收购。笔者没学过财务,也不是玩股票的,对乐视财务报表以及乐视网300104没有太大的判断能力,一些观察一些理解希望大家辩证看待。但不可否认乐视已经成为与BAT处在同样风口的公司,舆论地位不亚于这些老牌的互联网企业,此次收购Vizio更是如虎添翼。这匹商业黑马,跑的越来越快。

  最近看到过一句话:互联网市场的泡沫的确很多,有些人泡沫上架泡沫,而有些人泡沫上砌墙,然后迅速的把底下的泡沫填实了,再往上架泡沫,这两类人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。大概乐视就是能迅速回来把底下的泡沫填实的人吧。

推荐:

关键词:家电文章